本團隊的OSA乃為一富含有機質、胺基酸、微量元素與土壤益生菌群之土壤活化劑,其目的在於促進土壤生態環境自發性的新陳代謝,進而健全土壤的多樣性與食物鏈。
OSA與目前市面上一般所謂的有機液態肥料所扮演的角色絕然不同,使用此OSA除能促進植物生長、提升品質、保護土質之外,它更能提升生土壤永續經營的潛力。
OSA針對林木領域的植物病蟲害(樹木褐根病:根腐病)的預防與防治,從已得病的樹木恢復健康及大規模的樹木病蟲害防治之現地試驗(行道樹預防病蟲害) 。
近年來台灣一些重要經濟果樹或校園老樹陸續發生樹勢衰弱、落葉、萎凋終至枯死的現象,目前已證實主要原因為被 Phellinus noxius 感染所引起的褐根病;爾後又陸續發現許多果樹、木本觀賞植物及林木亦受此病威脅。樹木褐根病是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林木、多年生果樹及特用作物重要根部病害;台灣早在1928年已有紀錄,近年來,褐根病已明顯為害多種果樹及樹木,才逐漸受到重視。本病會引起根部腐敗而導致全株萎凋死亡,已成為目前台灣木本植物根部主要病原菌之一,因此有「林木殺手」或「樹癌」之稱。
根據文獻的描述及田間的觀察發現,在褐根病發病的林地,常發現病害自一發病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,此現象顯示褐根病的傳播主要經由根部接觸由病根傳給健根。雖然 有報導証明擔孢子可以成功感染植物,但因 P. noxius 在自然界不易形成子實體,故靠擔孢子飛散方式進行長距離傳播較少發生。主要經由殘留在土壤的病根傳播病害,因此殘留土壤病根的生態與病害的發生有息息相 關。而P. noxius 存在殘根的活性可一直到病根完全腐爛為止。經調查田間三種寄主植物(瓊崖海棠、木麻黃與樟樹)之殘留病害發現,自死亡後一年至十年的病根均可以分離到 P.noxius,死亡年代愈短病原存活的比率愈高,但在死亡十年後的木麻黃病根仍有50% 以上的存活率,可見 P. noxius 的殘根可以在土壤內做長期的存活,在土壤內存活期間如遇到寄主植物的健根則有機會感染為害(張東柱,1998)。
褐根病病原菌 Phellinus noxius 為擔子菌,菌落初期白色至草黃色,後轉為琥珀至黑褐色,形成節生孢子和毛狀菌絲,屬腐朽菌中之木材白色腐朽菌類,腐朽菌類為腐生弱病原性,僅少數病原性較強,以本菌為最,其樹木染患後大致並爭可分下述所示(陳任芳,2004)。
一、外觀病徵
- 慢性立枯病徵:罹病植株生長衰弱,葉片稀疏及掉落,病情逐日嚴重,約1、2年後死亡。
- 急性立枯病徵:植物地上部黃化萎凋,1-5個月枯死。大部份果樹罹病後出現急速萎凋,尤其是雨多之季節,於1-2月內死亡,死亡果樹之葉片與果實並不脫落,可留在樹上數個月,屬快速萎凋病。本病造成快速萎凋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直接為害樹皮輸導組織,造成環狀壞死,導致水份及養份輸送受阻而死。
二、根部病徵
病根表皮易剝離,木材變褐色,數月後腐朽,根系上覆有褐色菌體,老化病組織內部可見黑褐色網狀線紋菌絲束,組織最後完全白化腐朽。接近地際部主莖及根部表面往往有黃色至深褐色菌絲塊,菌絲因黏沾土塊石粒而不明顯,故稱褐根病。 本病除為害根部及地際樹皮外, 亦造成該部位木材白色腐朽。受感染之樹皮內面及木材組織呈不規則黃褐色網紋;腐朽木材與健康木材間常有黑褐色帶隔離,腐朽末期木材變輕、乾和海棉狀,枯死樹幹基部並經常被白蟻蛀食。 發生生態 本菌生長溫度為10-37℃,最適溫24-32℃,喜酸性。
病原菌在春夏潮濕季節偶爾形成子實體產生擔孢子,隨風傳播,為本菌長距離傳播之初次感染源。本病原主要存活在殘根上,傳播途徑主要經由病根、種苗帶菌或病區土壤等接觸。P. noxius存在殘根的活性可一直到病根完全腐爛為止,P. noxius於土壤中至少可存活10年之久,在土壤內存活期間如遇寄主植物的健康根,則會傳播感染為害,可自根部或地基部侵入感染,為第二次感染源。在田間主要傳染途徑為健康根和殘留病根接觸傳染,常發現病害自一發病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現象。在自然界危害樹木時,侵入到植物發病死亡,需數年至數十年時間。本病害主要分佈在低海拔地區,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。
目前樹木褐根病對於台灣樹木危害的寄主範圍多達一百種以上,如重陽木、瓊涯海棠、樟樹、榕樹、木麻黃等。病原菌危害樹木的疏導組織,造成養分及水分的輸 送困難而使全株萎凋死亡,並造成木材白色腐朽,腐朽末期木材乾枯成海綿狀,同時失去應有的強度,腐朽的根部易斷及脆裂,當根部木材因腐朽而失去支撐能力時,樹木極易風倒甚至無預警的無風自倒,對於公共安全危害甚大。樹木因褐根病而枯萎甚至傾倒在各地皆有發生的案例,除引起民眾的注意或是受傷驚嚇外,也會 壓毀房舍及車輛,造成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。由於資訊傳導的便利,使樹木褐根病已經在台灣許多地方陸續被發現,並有擴散蔓延的趨勢。更甚者,近年來褐根病正大面積為害林木的案件增加,為害面積由數百平方公尺到數十公頃的面積,新寄主植物也被陸續發現,原本在低海拔平地分部的褐根病隨造林的活動而往山上移動,對於褐根病危害的日益加鉅且重,實有對此病害作更詳細的探討及研究,對於環境與生態平衡與健全發展盡最大的努力。
 高雄市高雄女中 |
 台南關廟千佛山 |
 高雄縣政府施作計畫 |
 益生菌對樹木的影響-樹木褐根病之防治 |